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做好琴、出精品” ——访优秀制琴师郑小明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郑小明是福建省福安市人,酷爱乐器制作。虽长期在当地发改局工作,但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京胡。2018年10月,郑小明参加了由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中

郑小明是福建省福安市人,酷爱乐器制作。虽长期在当地发改局工作,但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京胡。2018年10月,郑小明参加了由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京胡精品制作评鉴会”,他亲手制作了六把京胡参评。经过国内著名京胡演奏名家燕守平、李门、李寿成等多名行家组成的评委会评鉴,郑小明有三把京胡一举拿下了赛会三个奖项。其中一把京胡被评为“中国十大精品琴”,两把京胡被中国京剧博物馆收藏,他还被荣获了“中国十大优秀制琴师”称号。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这位京胡制作师。以下记者简称记,郑小明简称郑。

记:你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是受家庭影响吗?

郑:我生在农村,世家以农为业,小时候没有学音乐的条件和环境氛围,学生时代是在“文革”中成长度过的,当时的学校没有正规的音乐教程,学习音乐唯一的条件就是天天听广播喇叭里播送的“红歌”和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滨》《红灯记》等。音乐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爱好,包括吹、拉、弹、唱,艺术类我都很喜欢,尤其是琴、书、画。我也是男高音的歌唱爱好者,像蒋大为、阎维文、李双江、郭颂、王宏伟、刘和刚等老师唱的歌我都爱唱,还有现代京剧、黄梅戏、闽剧等戏曲我也都喜欢。

上山砍竹子

京胡名家品鉴京胡

记:你是从何时开始接触乐器制作的?

郑:我其实很喜欢摆弄乐器(主要是民族乐器),只因家中务农,又有兄弟姐妹六人,家庭经济困难没钱买乐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上了中学就开始试着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胡琴乐器,同时还试着制作多种民族乐器,如笛子、三弦等(这一做便不可收拾,一直延续至今,这也就成了我最大的业余爱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参加了教师工作后仍未间断过民族乐器的制作,在业余制作的过程中,我买来了很多民族乐器制作方面的书籍,参考了很多网络资料,比较系统全面地对民乐制作的原理、技巧进行了研究,寻找其中的奥秘。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我逐步掌握了民族乐器的制作工艺、材料属性和声学原理。

民族乐器的制作,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实质上它涉及到了许多门学科知识,我认为有材料学、声学、力学、数学、美学、人体学,还有植物学(木头、竹子),生物学(蛇皮)等等,同时还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能掌握处理好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出精品,做出好乐器来。若是单纯的模仿制作,那只是木工活、工艺品罢了,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真正的乐器了。

记:闽东地区本不是京剧的重镇,你却选择了制作京胡,这是为何?

郑:我宁德地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东部,故简称“闽东”,这里的人们喜欢福建的地方剧种《闽剧》,在闽剧的唱腔曲牌里有着像京剧的“二簧”“小开门”“柳青娘”等曲牌的旋律,在闽剧演唱的过程中也经常配予京胡伴奏,我又是个闽剧的爱好者,所以演奏闽剧曲牌时我也很喜欢拉京胡。再者,全国制作京胡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从我福建闽东周边这一带过去的,所以对我来说,一是喜欢拉京胡;二是制作京胡的材料来得相对容易些,所以我先是在制作二胡的基础上就选择了制作京胡了。

记:与北方京胡相比,你的京胡具备哪些特点?与北方制作手法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是否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制作经验和体会?

郑:中国地域广阔,南北跨线长,气候条件差异大(北方干燥,南方潮湿),这是影响民族乐器的最大因素所在(当然制作技术是前提)。由于南北气候差异的影响,北方琴到南方不大适用(行话叫“掉音”),而南方琴较适合北方使用,不易掉音。因此,我很注重气候条件的影响问题,在民族乐器制作中积极有效地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加予解决。

我制作的京胡有别于众,特点是:1.用材料优良,规格尺寸合理;2.做工精密,工艺精细;3.音质透亮,音量大;4.型制美,品相佳。而北方的京胡制作,我认为主要是工艺比较传统化,品相欠佳、缺乏现代美感元素。我很认可首届中国京胡精品制作品鉴大会的评琴标准,即:音律音色、尺寸规格、材质品相、制造工艺四个方面,如果要评判一把好琴,这四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记:在京胡制作过程中,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故事?

郑:几年来,我的京胡制作材料都是以自己上山采集挑选为主。福建是京胡材料的主产地,每年冬季是采伐选材的最佳时节,此时我都要亲自上山进入深山老林挑选材料,有的一天就要驱车跑四、五百公里的路程,也很辛苦很累,且摔打受伤的事也是常有的。当我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欣赏到很多花草树木和野生动物,享受到大自然风光时,制琴对我从无怨言不退缩。同时在京胡制作过程中,手也经常被工具划伤烫伤,只要包扎好伤口就接着干,因为我太痴情于京胡制作了。

文章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网址: http://www.wkahzzzs.cn/qikandaodu/2020/0715/363.html



上一篇:投身抗疫、共克时艰—四海画院组织本院共产党
下一篇:创意设计大赛特别栏目之影音设计师问答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投稿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编辑部|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面费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