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韦力中国藏书第一人(2)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真正接触到古书,大约是1983年。北京开了第一届“古旧书市”,就在现在的琉璃厂。那时的售书方式很奇怪,不分好坏、不分版本,一律五毛一本。因为

真正接触到古书,大约是1983年。北京开了第一届“古旧书市”,就在现在的琉璃厂。那时的售书方式很奇怪,不分好坏、不分版本,一律五毛一本。因为完全没人教,也不懂版本,韦力只挑好看的。“为了那个书市,我将在学校吃午饭的钱省下来,攒了很长时间的钱。那届书市我第一次买了那么多,花了170多块钱,对我来说,当年是一笔巨款。”

二、腿断了,安装假肢,继续上路

十多年的寻访,让韦力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私家藏书楼南方胜于北方,大城市胜于小城市。而今天,书和楼同在一起的,5%都不到。

江南是中国的人文渊薮,这句话在书楼上也同样成立。从明清以来,中国的文化主要出在江南地区,也就是浙江、江苏、安徽一带。比如从科考来说,仅苏州一地就出了数不清的状元。

南方文化再兴盛,但中国的文化源头在北方。南方文化的兴盛,最远可以追溯到大宋王室南迁,把开封的文人带到临安。正是经过了几百年的积淀,才有现在的结果。因此,包括开封在内的中国藏书在历史上极其重要,极其辉煌。

2013年4月24日,韦力独自到河南安阳拜谒灵泉寺,这里是玄奘去西天取经前拜访的第八个师父的所在地。

当时,他正在寺院内察看石碑,突然,身边的一块大石碑好无缘由地倒塌,即便身手敏捷,迅速避开,但石碑还是砸中了他的左脚,流了很多血。

砸中了脚面,本来问题不大,但由于医疗人员经验的欠缺,造成韦力左脚骨头坏死,不得不一次次截肢。五次大手术后,韦力左腿膝盖以下部位全部截掉了。

寻访了十多年,腿断了。在家休息了一年多,安装假肢后,他又上路了。“腿都跑断了,如果以后不跑了,多冤枉。”

回首这段堪称奇特的经历,韦力说:“活到这个份上,活明白了。”

直到今天,韦力也不知道自己藏书的确切数字。虽然总数没有算出来,现在统计出来的是七万多册,估计总数会有10万册。

韦力藏书,以“四部齐备”(中国古籍分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为追求。当然也有侧重。首先是收藏活字本。中国是活字发明国,但中国流传下来的古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刻本,真正的活字本只占到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比例极低。因为很罕见,他把它当作专题来收藏。目前,韦力收藏的活字本大概有九百多部,是国内藏活字本最多的地方。

因为韦力在古籍收藏的标志性地位,中韩“活字版之争”的时候,就被中国印刷博物馆请去帮忙,因为他是收藏活字本最多的人,能够最有力量地“用事实说话”。

第二个专题是稿抄校本。稿抄校本是稿本、抄本和校本的合称。稿本是作者的手稿、草稿、誊清稿等。抄本是古人的手抄本。古代没有复印机,如果有一本书很稀罕,你想得到,一种方式是把书借给你,你自己抄一遍。校本就是批校本。很多字同音不同义,这就导致传抄时理解上的错讹。因此就产生了批校本,这是中国独特的品种,也是藏书家收藏的重点。

三、书是神圣的,自己还没有资格在上面加盖私章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有3200多家,其中有古籍的图书馆800多家。韦力说,如果按照数量和质量来排名,他收藏的古籍善本应该能够排在前20名以内。“直率地说,省级的图书馆,我能超过一半。”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是因为他对全国的图书馆考察了一遍。

如此丰富的藏书,哪怕有一点点闪失,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从明清以来,中国的藏书中心在南方,但从自然环境看,北方最适合藏书。“南方藏书最怕潮,古人因此每年春秋两季要晒书。而在干燥的北方,虽然适合藏书,但除尘成了大问题。”

为此,韦力给书架都安上玻璃门,既方便找书,也可以防尘。而他建的书楼,最看重的是实用性。虽然探访过无数古代藏书楼,但他自己的藏书楼并未仿照先人。他对藏书楼的寻访是站在精神寄托的角度,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

话虽如此,在书籍的保存上,韦力也没有为自己的书楼添置现代化的恒温恒湿设备,遵循的依旧是古法,或者说是经他改良的古法。

藏书的最大天敌是虫蛀。他买来的书中,不知道是不是有虫卵的存在。为此,他将买来的古籍放入密封袋,真空密封,再放到零下18度的冰柜冷冻,将可能存在的虫卵冻死。

古人用樟木箱存放书籍,以防霉变。而韦力则从木工厂拿来许多樟木刨花,将它们包在报纸里,然后插在书中。因为刨花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他觉得,“这比木板还有用”。

文章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网址: http://www.wkahzzzs.cn/qikandaodu/2021/0304/655.html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投稿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编辑部|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面费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