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文科大学数学分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2)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英国教育家纽曼[3]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谈到知识与学习时,精辟论述道:“过去20年以来一直存在的现实错误是什么——倒不是把一大堆不能消化、吸

英国教育家纽曼[3]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谈到知识与学习时,精辟论述道:“过去20年以来一直存在的现实错误是什么——倒不是把一大堆不能消化、吸收的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而是对他灌输太多,以至于他拒绝接受一切。为了一大堆索然无味的课程分散心思,弄得精疲力竭,这是错误的。对十来门学科的泛泛了解就意味着博学,而不叫肤浅了,这也是错误的。”面对“高等数学”林林总总的分支,如何确定“大学数学B”课程内容,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经过深入讨论,我们授课教师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

笔者主编了适于“大学数学B”课程的教材《大学数学基础教程》,该教材分为两篇,第一篇介绍数学文化;第二篇介绍四个重要的数学分支(代数学、几何学、分析学、概率统计)的某些简单而重要的应用。第一篇的编写原则是叙述简单扼要,每章设置5~8个左右的思考题,为课后的进一步讨论、学习之用。第二篇则以具体问题为引导,采用更多样的视角,不过分追求数学化的细枝末节、面面俱到,只用基本的数学技术铺垫,做到通俗易懂,兼具一些趣味。尽管严肃与通俗二者微妙的平衡很难把握,但在教材的编写中笔者做了大胆的尝试。该教材初稿在校内试用两年,从学生的接受程度看,效果良好。

《大学数学基础教程》教材外审的专家评价较高,教材编写的质量得到认可并获得学校教材建设基金再次资助。笔者已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署了出版协议,于2017年10月正式出版了该教材。

三、文科“大学数学”教学中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我校文科类大学生,一部分理科基础很好,甚至很擅长学习数学。但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语言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持强大的逆反心理。其中的原因很多,与数学教材的内容有关,与教师的教学有关,与中学过早的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大背景更是不无关系。为更好体现“大学数学”在文科大学生中的文化教育功能,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教材的科学合理运用

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教学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表现。尽管教材是“剧本”,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思想与体验,科学合理运用教材,既要以教材为纲,也要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这理应是当今大学教育亟待加强和大力实践的方面。

笔者主编的两本文科“大学数学”教材每章后面都附有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两部分内容,旨在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的主动性,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协同研究,在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中获得知识及能力,而这就需要给教学一个空间,要依据教材,适当扩展。

(二)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习惯了纯数学的讲授,哪怕是非常复杂或技巧性很强的数学题,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事实上,如铁桶般严密无懈可击的数学定义、定理、命题大多数恰是学生“惧怕”数学之源。如果教师将文科“大学数学”等同于理工科的“高等数学”,并沿袭理工科“高等数学”课程多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的教学将是失败中的失败,师生都将身心俱疲。

因为受众的特点,文科“大学数学”的教师就需要转变观念,更应偏重在课程中渗透通识教育,做到因材施教。理想中的具有通识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除了是本专业的专家外,还应该具备其他一些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在进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以外的信息,实现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4]。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在短学时内,传递一些重要的“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数学文化与应用的基本内容,搭建一座文理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借鉴许多优秀的数学科普读物的做法,虽然在某些地方似乎不够严格详细,但少了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感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了解数学思想的普适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

近年来的各种教育理念,诸如多媒体课件、微课堂、慕课、翻转课堂等,无一不在颠覆着传统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模式,几支粉笔、一块黑板不再是数学教学的唯一媒介。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带来教学的全新体验,也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在文科类大学数学的教学中,笔者加入了视频、多媒体动画、现有的某些优秀集成资源的内容,也建议学生参考相应课程平台上的慕课开展自学。

文章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网址: http://www.wkahzzzs.cn/qikandaodu/2021/0301/622.html



上一篇:双非高校文科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下一篇:山醒了鸟醒了你也醒了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投稿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编辑部|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面费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